当前位置:
东昌府130家企业热衷下乡“务农”
时间:2016-12-28 15:42:55
字号:
来源:
    聊城日报讯 “往年,我一年种植小麦、玉米两季,每亩地收入一千二三百元。如今,我把家里的地流转给了福和合作社,每亩地租金1200元。我现在又在福合打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这比我单纯种地的收入多了很多。”12月26日,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冯庄村村民冯玉和说。
    冯玉和身穿统一印有“福和”字样的绿色制服,和其他工友们在福和种植园内忙碌着。福和种植合作社是由福和实业牵头成立的,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目前,该合作社流转土地5200亩,主要种植丹参、沙参等中药材,吸纳了2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年底人均收益分红4600元,周边村庄贫困群众每人年劳动收入达7000元以上。
    东昌府区通过“家乡来信”、“回家邀请”等方式,激励在外企业家发挥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回乡创业,发展产业,支持家乡发展建设,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刚刚再次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称号的企业家王广胜,就是一个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他在城区经营的连锁超市每年仅蔬菜的销售额就高达1亿元。“采购别人的是卖,自己种的也是卖,而且还能带动乡亲致富,何乐而不为呢?”抱定这样的思路,王广胜回到自己家乡开启“创业新征程”,采用土地租赁、土地入股等方式,先后流转土地近5000亩,建设了亿沣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优先聘用贫困户。
    为了鼓励企业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东昌府区通过出台企业下乡扶贫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每吸纳一名贫困人口就业,区里可为该企业协调贷款10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积极性。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企业下乡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被激发调动起来,在原有帮包基础上,涌现出一批新企业、新亮点。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扶贫攻坚,还积极推进公益事业,自发成立爱心组织,收到良好帮扶效果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张炉集镇盛木园林有限公司在成立扶贫基地的基础上,开展为全区贫困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每人捐赠一棵绿化树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关注扶贫,关爱儿童;中奥毯业为堂邑镇贫困户捐赠了价值6.8万元的羊毛毯……
    企业下乡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东昌府区企业下乡“务农”的成效越来越好,该区扶贫办主任孙华伟介绍:“目前,我区有130余家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通过产业带动、吸引劳动力就业、投身公益事业等模式,无偿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吸纳就业1500余人,协议流转土地2万余亩。” □张 荔 孟庆剑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