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向社会征求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8-01-14 09:32:22
字号:

关于向社会征求
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意见
的通知
为更好的起草好《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意见》,现将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征求意见的时间
2017年2月20日至2月24日
  • 征求意见的方式
  1. 可将修改意见,发至聊城市农业委员会计划科邮箱
    •    6109648
  2. 可来信来函,请寄:聊城市农业委员会计划科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
附:《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聊城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2月21日
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意见
(2017年2月20日)(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切实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施“1361”工程,即: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三个抓手,实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美丽乡村、农村改革等六个突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个保障,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二)任务目标
――保障有效供给。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7年,保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累计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237.7万亩;蔬菜总产1720万吨,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前列;肉蛋奶总产210万吨,成为京津沪重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提升质量品牌。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2017年全市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0个、基地10万亩;重点培育1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20个产品品牌,形成“聊・胜一筹!”聊城安全农产品品牌体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打造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重点抓好10个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0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2017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家庭农场100家、农民合作社500家;土地流转所占比重达到33%。
――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全力突破六项重点工作
(一)突破结构调整,拓宽新空间
1.积极探索发展粮经饲三元结构。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2017年,全市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力争减少50万亩,鼓励发展大豆、白菜、辣椒、花生等间作模式,增加薯类、谷子、高粱、绿豆等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蔬菜、中草药、花生、饲草、青贮玉米等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构建规模适度、生产集中、资源高效利用的粮经饲三元结构。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有机肥积造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大力发展大型、高效动力机械和复式作业机械。集成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17年,完成机械化深松面积130万亩以上。
2.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京津沪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高效设施蔬菜生产,两年建设高效集约蔬菜温室10万个,2017年完成5万个温室建设任务。实施“净菜进京”和“净菜入沪”工程,推动北京、上海在我市认定10处高端蔬菜外延基地。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高效畜牧生态养殖“11155”工程,到2019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家禽10亿只、肉驴100万头、肉羊500万只、牛50万头。突出抓好百万肉驴养殖工程,3―5年把聊城打造成全国优质毛驴繁育和加工基地。大力推进以苹果、梨、核桃、大樱桃、葡萄为主的经济林建设,推广“油用牡丹+核桃”等林下种植模式。2017年新发展经济林5万亩,改造老果园1万亩,新建市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3处。继续推进丁马甲鱼、高唐锦鲤、东阿黄河鲤鱼等优势特色渔业发展,打造30个休闲渔业基地。
3.着力打造品牌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省农交会等各类展会和各种媒介,通过举办生态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在主销地市场投放广告、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开设聊城农产品形象店和专柜等多种方式,继续加大“聊・胜一筹!”聊城安全农产品整体品牌和“放心吃吧,聊城产的”宣传口号的推介力度,力争年内供应北京和上海的蔬菜销量实现翻番。完善品牌标识使用办法和管理规范,培育旗下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形成“聊・胜一筹!”品牌体系。组织开展品牌培训,强化经验交流,提升农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4.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方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一体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积极推进托管服务向经济作物、养殖业覆盖,2017年供销社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10万亩,新建为农服务中心20个。持续深化邮政“万亩示范田+鸿雁合作社+一体化服务”模式,2017年创建示范田5万亩以上。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通过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突破绿色发展,打造新理念
5.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建设、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六大工程,扎实推进城市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建设,努力打造森林景区景点。2017年新增造林20万亩。实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争取东阿洛神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并建成1-3处省、市级湿地公园。继续抓好以美国白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林业资源安全。
6.争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编制聊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瓜菜菌安全生产和循环利用、畜禽养殖生态循环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在农业产业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可持续等方面作出试验示范。力争2―3年把我市创建成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7.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建设,力争2017年8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逐步扩大监管范围。严格落实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依托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机构,加快建立全市农产品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体系。继续落实“三品一标”奖补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加强证后监管和用标管理,推动“三品一标”产品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和效益增加转变。
8.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制定出台全市《关于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的意见》,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加快推进彭楼灌区改扩建项目,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项目等工程,2017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做好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和贫困村通水工作,全面完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库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保障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设施蔬菜、林果为重点,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与装备,把水肥一体化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重点范围。2017年完成推广面积10万亩。
9.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地膜污染防治等为重点,继续推广黄腐酸有机肥使用及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等技术,开展蔬菜清洁生产及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推广,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种养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完成临清、冠县、莘县、阳谷4个县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
(三)突破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
10.打造产业融合新模式。结合河湖相连的全域水城体系建设和旅游、养老、养生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塑造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扎实推进农业内部不同产业之间、农业各产业链之间、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农业与信息技术产业之间、农业与光伏发电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探索具有聊城特点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复合型农业。
1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制定出台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农产品分级、贮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净菜、肉驴、甲鱼等10大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2017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培植出2―3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支持东阿阿胶集团、阳谷凤祥集团、临清丁马集团等建设标准化、集约化原料基地,创建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挖掘开发加工食品和保健食品。
12.加快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充分利用平原森林、湿地、温泉、黄河、运河、水浒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快发展采摘、垂钓、农耕体验等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及乡村旅游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和水面,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农业公园、观光果园、森林康养、休闲渔业公园、乡村文创集市、特色产业博物馆和乡村博物馆、开心农场等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发展体验农业、阳台菜架等创意农业。2017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创建1家以上精品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建成1-2处集中连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区、1处以上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运河人家、黄河人家等乡村旅游主题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13.着力打造特色小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积极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要重点抓好临清市烟店轴承商贸小镇、茌平县博平颐养休闲小镇、阳谷县石佛宜居铜谷小镇等3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开展市级农业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重点围绕东阿阿胶、东昌葫芦、冠县灵芝、茌平圆铃大枣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打造10个左右的农业特色小镇,2017年认定3个农业特色小镇、10个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和200个示范村(居)。将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
14.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设聊城蔬菜网,打造聊城蔬菜宣传展示窗口。引导新型农民开设淘宝、京东、微信、QQ群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上创业。支持莘县电商产业园建设,打造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辐射带动一批农产品电商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业务。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依托省供销电商公司,全面接入“供销e家”电商平台,2017年全市日百B2B统采、农产品电子商务、名优新特农产品上行、乡村推广员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
(四)突破科技创新,挖掘新潜力
15.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莘县核心区和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突出产业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大力发展高效低耗、信息智能、绿色环保的新型高端机械,支持农机生产企业装备创新研发。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北林大等单位的对接交流,组织开展“企业院校行”和“专家企业行”活动,支持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易机构等科研和服务平台,将聊城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
16.强化商业化育种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冠丰、鑫丰等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充分发挥聊城大学、市农科院的区域科研推广作用,支持莘县、高唐县、高新区建设高标准、全系列的蔬菜温室示范园区,支持其他县(市、区)结合实际建设高标准、特色型的蔬菜温室示范园区,加快引进蔬菜等新品种及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蔬菜温室智能化等新装备、新技术。围绕黑毛驴、家禽、生猪、黑头羊等主导畜禽品种,抓好首家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级黑头羊原种繁育场建设及品种改良推广,完善聊城乌鳢良种场、临清中华鳖良种场、东阿黄河鲤鱼良种场、冠县罗非鱼良种场等省级良种场建设,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
17.提高农业开放水平。支持企业走出去。对“走出去”的企业,凡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到境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市场开拓和从业人员培训等。积极对接美国、以色列、荷兰、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开展蔬菜育种、花卉苗木、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水肥一体化、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在农业产业转移与技术合作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活动,打造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18.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从业人才。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多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开展培训,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认证、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经管人才、乡村之星、“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双带”作用。
(五)突破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
19.积极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抓好土地确权颁证成果运用,健全完善土地评估体系,总结推广莘县、临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经验,把资源和资金释放到农业农村中去。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制度,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测。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各类补贴要优先支持以土地经营权融资抵押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2017年上半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要在所有乡镇(街道)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试点工作,下半年全面推开,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集体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建立台账。同时,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全市选择1-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科学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管平台,确保规范运行。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探索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生产服务型、联合发展型等多种农村集体经营方式,力争3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的村达到80%以上,消灭集体收入“空壳村”。
21.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落实好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关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农业科技人员等创办领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扎实开展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创建“星创天地”、“农科驿站”,搭建农业创业创新平台。以更加开放、包容、支持的态度鼓励工商资本下乡,特别是吸引有品牌的工商资本下乡。
22.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不断扩大试点覆盖面和信用互助业务量。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县(市、区)担保公司参股、市财政增资的方式,2017年各县(市、区)设立1家3亿元以上融资担保机构。创新开展大型农机具、蔬菜日光温室等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能繁母猪、家禽、牡丹、西瓜、东阿黑毛驴等特色险种的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主要农作物灾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23.继续深化农村其他改革。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融资贷款、基金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PPP模式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衔接和联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河长制,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扎实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推动经济作物机械化和重点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水权水市场建设。建立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抵啤M晟菩略鼋ㄉ栌玫乇U匣?疲?甓刃略鼋ㄉ栌玫丶苹?副暌?贸鲆欢ū壤?糜谥С峙┐逍虏?怠⑿乱堤?⒄埂<涌毂嘀拼寮锻恋乩?霉婊??氐阒С窒绱逍菹小⒙糜巍⒀?系炔?岛团┐迦??诤戏⒄埂?/DIV>
(六)突破农村短板,建设新农村
24.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统筹推进“七改”(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水、改厕、改暖),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彰显聊城“绿”、“水”、“洁”、“文”、“特”。2017年抓好3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和 3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完成63.9万户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改造农村危房1800处,基本消除农村危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建设工作,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实施农村道路硬化“户户通”工程,争取三年内完成。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大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开发聊城美丽乡村APP,努力建设“五美”乡村和智慧乡村发展样板。
25.扎实开展第三批小城镇提升工程。加强规划引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等优势,规划建设具有聊城特色的鲁西民居,打造融独特性、宜居性、本土性等为一体的小城镇,努力做到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以城镇聚合、多村合并、村企联建等方式,重点建设新型社区 20 个以上。
26.深入实施路域环境提升工程。2017年高标准完成济聊馆高速茌平段、国道308高唐段、国道309冠县段、聊阳路阳谷县段、丈樱路莘县段、莘范路莘县段及蒙馆路冠县、莘县、阳谷段和聊位路东阿、阳谷、度假区段的路域环境提升工程。按照高速公路路边沟外每侧绿化带不低于100米,铁路路边沟外每侧绿化带30―100米,国道、省道路边沟外每侧绿化带不低于50米的要求,扎实做好道路两侧土地流转及常年绿化工作,形成高中低层次感强、姿态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彻底整治道路两侧环境,建立路肩绿化及路面清洁的长效机制。
27.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指数。2017年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80%,建设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文化下乡演出2000场,放映公益电影6万场。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动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以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目标,重点实施人居环境、四德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移风易俗、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提升工程”。
28.全力推动脱贫攻坚。继续坚持“党建筑基、精准施策、政策集成、责任包干”的工作思路,在巩固已有扶贫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企业扶贫、社保扶贫,2017年力争全面完成213个贫困村退出、8.01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的目标。以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金堤河等四大重点片区扶贫攻坚,实施土地集中连片开发,规划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水平。设立扶贫开发基金,解决部分人口应急性返贫及兜底扶贫问题。开展涉农扶贫资金整合,统筹安排使用各类扶贫资源,提高扶贫质量和效果。探索建立贫困人口动态识别管理机制,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三、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29.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形成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换届后,一批年轻领导干部走上“三农”工作岗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尽快熟悉农村情况,尽快掌握工作规律,尽快增强工作本领,更好地担负起工作重任。
30.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工作,大力选拔讲政治、重公道、有本领、善服务、口碑好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继续做好选调大学生村官工作,充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用,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实施村级审计督查。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稳妥推进社区内行政村合并,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治理和服务工作。
31.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要攻坚克难,循着问题抓工作,特别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要把握工作的时、度、效,看准的事情大胆干;一时拿不准的,可以先试点、再推开。鼓励支持基层和群众勇于实践、务实发展,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32.建立狠抓落实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对照任务目标,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把任务目标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把每一个项目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定人、定时、定量,把具体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完成、应达到什么标准一一落实,盯紧啃死,推进工作落实。更多采取现场会的方式,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调度督导,压实责任,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要继续把“三农”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大督查范围,建立市级领导、市直相关部门帮包推进机制,特别是要把10个重点龙头企业、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30个重点项目建设纳入重点帮包范围,强力督促推进。要制定完善农业农村工作考评体系,对在“三农”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岛透鋈私?斜碚茫??选叭??惫ぷ魇导ㄗ魑?己肆斓及嘧雍土斓几刹康闹匾?谰荨?/DIV>
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创聊城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