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阳谷县创新农业保障新产品保农增收
时间:2017-04-13 16:08:08
字号:
来源:

    自2012年开办政策性种植保险以来,阳谷县农业局积极协调县人保财险公司加大宣传力度,在保全保足上做功夫,督促成立了专业的农险承保、理赔部门,并设立三农营销服务部3处,依托乡镇农技部门协助农户投保、理赔,监督人保财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条例》规范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16年,共承保小麦及玉米种植面积73.15万亩,为15万投保农户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全年理赔受灾面积17.18万亩,理赔金额达到1221.4万元,惠及农户7.2万户。灾情出现后,始终以保障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和“理赔结果公开”以及理赔款直接打到农户个人帐号的赔案处理规范,确保赔款及时、足额支付给被保险人。

    目前,依据《聊城市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建设实施方案》,县农业局扎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要求,依据阳谷特点,到每个乡镇召开由当地政府、人保财险公司、农商行、村委班子参加的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大棚推进会,依据当地传统种植习惯、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引导推进,重点从经济收益、贷款支持、保险保障等方面进行宣导,分析大棚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如大棚建设及运作过程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较大,易发生火灾、风灾、雪灾等风险,灾情发生后修复及重建成本一般也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往往造成因灾返贫、因灾致贫,因此简单来说,参加大棚保险就是将风险转稼给保险公司,能有效的分担风险,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农商银行也针对大棚的建设提供优惠的贷款支持,并且简化了贷款手续。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当前全县农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补贴政策针对的创新保险险种较少,部分条款较为老旧。如传统的政策性大棚保险(保费400每亩,保额2万元,农户自交200,财政补贴200),保险期间较短(8个月),不包含火灾风险,人保财险推出的商业性大棚保险保期为一年(保费300,保额2万),责任覆盖全面,费率也较低,但未纳入财政补贴,因此推动较难。二是传统的政策性种植险(小麦、玉米)保险金额较低。如小麦全损为375元,玉米为350元,如出现灾情时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无法弥补农户的全部损失,虽然保户可选择商业性种植险作为补充,但仍因农户投保意识差等原因造成投保面较窄,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险保障,影响了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因此,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业保险的基础知识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应对农业保险大灾方面的相关经验,利用网络优势、队伍优势、借助保险部门的偿付能力优势等,积极协同保险部门拟定创新农业险种方案。以投保商业性种植险作为补充,加大保障程度,充分分担农户因灾损失,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借鉴大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价格指数保险,探索设立传统农作物的价格指数保险,预防较大范围价格波动出现时农户受损。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