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潘劲 | 建议时间 | 2022-06-15 16:46:28 |
---|---|---|---|
建议内容 |
2021年5月15日,商务部等7部门印发《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从今年开始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商品市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市场交易服务水平。2021年5月27日,商务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指出将用2年的时间推进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2021年6月11日,商务部等17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产地市场体系,认定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加快推进田头市场建设。2022年3月29日,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指出将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等,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密集出台文件支持县、镇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既是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的务实之举,也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从全国看,2020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达到了9.2亿,交易额达到5.4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670万人,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全国较大的蔬菜种植市,我市多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走进城市、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但因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化水平偏低、结算效率不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品牌建设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我市农产品种植总量与交易量、知名度不匹配。例如,莘县作为全国蔬菜种植第一县,大棚种植面积、蔬菜年产量分别是寿光的1.25倍、1.2倍,但蔬菜交易量不及寿光的60%,甚至有部分蔬菜被转运至寿光贴标后销售。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2021年11月,我组织摸底调研了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情况,目的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传统市场升级转型的方式,为农产品市场提供线上金融结算服务,推动供需双方信息透明通畅,助力线上直供平台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大一统”产业信息大数据,着力打造一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智慧市场项目,以期大幅提高蔬菜集散批发效率,实现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目标。 目前,聊城农行已选择东昌府区沙镇苇园蔬菜批发市场作为试点项目,现在正在进行一期建设,即对市场传统运营、结算等渠道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现称重设备、菜农身份信息注册、线上结算系统铺设等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6月份建设完毕。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市场管理方积极性不足、银行单方协调调度能力脱节、数据统筹应用能力偏弱、受疫情影响项目推广注册进度缓慢、复制推广缺乏有力支持等问题。为加快推动苇园项目在莘县乃至全市各类批发市场复制推广,凝聚银、政、企三方工作合力,助力全市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政府主导,进一步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和财力支持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我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普遍存在规模小、土地手续不合规、产品溯源难、交易不透明等问题,市场产品集散主要依靠代办员。建议政府加大市场统一管理力度,对现有市场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标准,差异支持,分层有序推进标准化专业市场建设。 (二)提升市场交易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精神,支持金融系统特别是国有大行发挥金融科技、支付结算等优势,对市场基础设施、传统结算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导商品市场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 (三)提升农产品市场线上交易能力。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参与或建设农产品行业信息大数据平台,衔接匹配上游供应与下游需求,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指导商品市场主动应用银行线上支付结算系统,持续优化交易服务水平,推动交易信息透明化可追溯,畅通交易主体权益保护渠道。 (四)加大农产品市场数据收集应用力度。发挥政府优势,统一各市场交易信息搜集标准。建设农产品大数据应用中心,对全市农产品市场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推动数据与金融、育种、电商等行业互联互通,凝聚各方工作合力。 二、政府引导,加快提升市场交易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 (一)引导市场主体更加注重规范经营。市场管理部门应通过制度建设、行政干预、行业约束、模范引领等手段,引导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规范自身的经营和财务管理能力,做到财务公开透明、规范有序,为各银行加大智慧市场项目建设和信贷资金投入提振信心。 (二)推动市场主体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支持、倾斜资源、科技赋能、融才融智等手段,督促农业产业化较成熟的乡镇抢抓“大一统”市场建设先机,认同、重视并加快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引导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扩大建设、并购重组等手段,加快市场交易、结算、供需信息发布等流程智能化改造步伐,提高市场服务种植户和批发商能力。 (三)提醒市场主体更加重视稳健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醒市场经营主体重视诚信建设,积极为银企深化互信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遇,让金融机构愿贷、敢投。应指导或提醒市场经营主体避免盲目扩张和跨业经营,避免环保违法行为和安全生产事故,从源头防控因风险问题导致银行准入难。 三、政府推动,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农产品市场智能化建设 (一)加快智慧市场项目推广。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机遇,引导金融系统主动运用金融科技,对接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需求,积极将已成熟运作的线上支付结算系统、产品交易平台等复制推广到市场,助力市场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传统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 (二)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政府应整合农产品交易市场数据库,择优向银行系统推送,协助银行寻找政金企合作点,指导银行分类确定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优先建设、优先投入。为市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主动帮助市场梳理现有交易、结算等流程,提出合理化的优化建议。对交易量大、结算需求旺盛的市场,出台一揽子帮扶政策,在银行机构选址、自助设备布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政府应深化政金企三方合作,加快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开放基于市场、农户、批发商等多方的信用、交易量、结算量等数据,引导银行完善基于不同场景的信贷模型,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充分利用在线申请、自助用信、随借随还等系统功能,大力推广线上申请、自动审批的新型线上信贷产品。 |
答复时间 | 2022-07-12 16:46:08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尊敬的潘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的提 案》提案已收悉,现根据我局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我局在2021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自身情况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分工并细化了推进措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市农业农村局以推进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应用,积极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启动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认证工作的通知》(鲁农市信字〔2019〕10号)的要求,自2019年开始每年进行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和评定工作。每年年初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申报创建,期间加强调度督导,并动态管理,对建设无进展、创建进度慢的予以淘汰。创建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打分。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创建智慧农业(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26家,2022年新一轮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已启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拟在本年度创建认证10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二)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 2021年,我市建立了农村电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电商管理体制,农村电商工作实现突破式发展。一是制定印发了《聊城市农村电商突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制定了“电商村”“电商镇”创建、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拓展农村电商应用领域、完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了11条工作措施和5项保障措施;协调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投资促进局、市人社局等8个单位部门共同印发了《聊城市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了1000万奖励资金,强化农村电商政策扶持;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55家有融资贷款需求的优质农村电商企业推送给各银行机构,进行专门对接,强化金融服务。2021年举办电商专场招聘周为城乡广大求职者提供电商主播、销售、客服等岗位3000多个。协调人社部门组建了电商创业导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商直播创业巡回辅导;修订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把农村电商等培训专业纳入补贴范围。全市开展了多层次、大规模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2022年计划培训10.9万人次。 (三)切实加强“智慧监管”。搭建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12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产品优质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建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中心,全市布设各类追溯点2473个,其中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227家,农资经营门店追溯点2246家,今年以来共上传各业态信290.7万条;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累计发布集体资产处置、土地经营权等成交公告4258条;依托山东省智慧畜牧平台开展了鸡蛋、肉品质量监管。 (四)积极组织农业智慧农业应用基地、产业园发展基于5G的产业应用场景和应用示范。莘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腾讯云(莘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平台,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的莘县数字农业领导组织,编写了《莘县数字农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搭建基于5G智慧农业平台的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基于5G的智慧农业平台;其中在莘县会展中心一楼,建立了莘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在腾讯云(莘县)数字农业基地建立了5G的智慧农业平台。链云科技开发了《莘县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管理服务种植、养殖基地企业62处,莘县种养环境指标实时监测和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全市农业农村基于5G的农业产业应用场景和应用基地平台迅速增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的问题,建立统一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将上中下游的数据打通,进行互联共享。 二是建议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提高智慧农业建设积极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改造并提供相应补贴。 三是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在强化夯实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升乡村网络服务水平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汇聚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满足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数据需求,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聊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2日 |
||
主办单位 | 市农业农村局 |